Welcome to our refreshed website! In its early stages, links may be broken, translations may be missing or other malfunctions may occur. Please let us know about any errors you encounter! Email info@mwc-cmm.org.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

新名字?MWC正考慮身份與品牌

哥倫比亞 波哥大 — 若有人唸錯、或拼錯你的名字,是否意味著他們沒恰當地稱呼「你」?我們很謹慎地選擇名字,是為了尊崇某人,或表達某些品格方面的期待,而名字成了我們身份的一部份。

更改名字不是件容易的事,有許多法律程序要走,親朋好友也得學習稱呼我們的新名,更重要的是,更名涉及身份:某些重大的部分已經改變了,或新名字能更準確地描述我們長期以來的所是。

三十多年以來,世界大會的領導們已經在討論更名的可行性,2016年執行委員會責成信仰與生活委員會,啟動諮詢程序,於2018年提交建議案至總議會,並於2021年做最後決議。各區域代表會致力於對話,收集各方的回饋意見。

之所以啟動當前對話程序的原因之一,是感受到被排除在外的美國基督弟兄會(Brethren in Christ Church)所提的正式要求。許多基督弟兄會的教會全力參與2015年賓州舉行的大會,然而新聞媒體卻排除性的只使用「門諾會」這個名字來報導這個集會。

一個機構的身份是會因時間而改變的。初創時,MWC是歐洲各教會分別在1925, 1930, 與1936年的聚集,討論特定議題,尤其是俄羅斯地區門諾會信徒的難民危機。1948年組織正式成立,使用門諾會世界大會(Mennonite World Conference)這名稱。2013年正式名稱成了「門諾會世界大會:重洗派相關教會的團契」(Mennonite World Conference: A Community of Anabaptist-Related Churches)。

要讓機構的名稱(品牌)為人所周知,需要時間與精力,MWC (西班牙文與法文簡稱作CMM)已是廣為人知的簡稱,若要更改名字,還需要考慮目前三種官方語言(英語、西語、法語)語言學上的影響。

目前可能的改名往二個方向在思考:第一是將「門諾會」(Mennonite)改成「重洗派」(Anabaptist),第二是將「大會」(Conference)改成「團契」(Communion or Community)或「聯盟」(Alliance)。

「門諾會」(Mennonite)

從歷史沿革以及全球教會的情境來說,「重洗派」包括了更寬、更多實施信徒的洗禮、教會乃可見的團契,以及熱切在每日生活中跟隨耶穌的信仰群體。神學上來說,「重洗派」通常是指某種理想或標準,一個從文化根源分離出來的信仰傳統,有時會附加於「門諾會」之後。

目前世界大會105個會員教會中,76個使用「門諾會」,13個是「基督弟兄會」,約11個使用「重洗派」為名稱,通常是與「門諾會」連用。某些會員教會不使用「門諾會」為名稱,而是以概念命名(例如,衣索匹亞的Meserete Kristos [Christ the foundation] ),或以組織為名,例如印尼的Gereja Kristen Muria [Christian Muria churches]。

在「全球重洗派輪廓」的研究中,北美洲的教會有最高比例偏好以「重洗派」自稱(58%),相較之下,歐洲有41%, 非洲38%, 亞洲23%, 拉丁美洲21%。偏好「門諾會」的,比例是:歐洲62%, 亞洲60%, 非洲55%, 拉丁美洲33%, 北美洲31%。(要留意的是,許多群體可能不只選擇一個名稱)。

「重洗派」這個字的缺點是既太寬廣又太限制:在門諾會世界大會之外,還有許多教會使

用這名稱 ;另外,這個字強調以信徒的洗禮作為身份的標記,將其他重要神學觀念,如作門徒與和好的使命排除在外了。

「大會」(Conference)

從第一次聚集至今約100年,MWC最為人所知的是它每六年一次的大會,如今,這組織以年度為單位在運作,為了培育重洗派家庭中成員彼此的關係與相互支持。

2012年時總議會通過了信仰與生活委員會所提的文件,此文件深刻地反省了希臘文koinonia的神學意涵,MWC以此字自稱。作者湯姆・紐非德寫道,這個詞彙凸顯了「基督的身體所共享的身份與生命」的中心性,Koinonia既是那將我們的生命連結一起的實在,亦是我們向之前進的目標…既是現實,又是願景。

英文中最能表達這個觀念的詞彙是 communion (團契、共融),MWC的章程和其他文件都使用這個字。Communion指涉一個相互委身於犧牲的愛的身體,彼此問責、相互幫助,為了一同團契、敬拜、服事與宣教。

相對地,“community” 或 “fellowship” (中文都可翻作「團契」)是指因共同興趣、目標與活動而聚集的群體,而“alliance” or “federation” (聯盟)是指一個由各自獨立的群體所組成的立法機制,為的是追求共同的目標。

最後的可能性是保留原名稱,「門諾會世界大會」是一強而有力的品牌,雖然這名稱無法完整地傳達這家族身份的多重面向,然而,其他名字也只能部分描述而已。

無論這次對話的結果如何,MWC會持續地以禱告、支持、相互委身來服事普世重洗派相關教會,因我們乃是跟隨基督的榜樣,向這世界分享生命的好消息。

—- 世界大會新聞稿

若有什麼建議、提醒或關切,請發電郵至: info@mwc-cmm.org.